監測的種類、要求越來越高。
監測設備。
監測預**體系建設綱要(2010-2020)〉的通知》(環發〔2009〕156號)
二、 建設方案
2.1 VOC概況
VOC來源:工業污染,煙草煙霧、合成材料如涂料、膠粘劑、涂料、洗滌用品、化妝品、實木等。
VOC的健康危害:眼、鼻、咽喉發炎;頭痛、失去協調,惡心,癌;損害**、**、中樞神經系統。
本產品中采用PID方法監測環境中的Voc含量濃度。
2.2 環保氣體VOC檢測儀,工業園VOC在線監測管理系統,VOC在線監控設備廠家方案參數規格:
Voc | 測量方法: PID |
監測范圍:0~5ppm 0~50ppm | |
檢出限:5ppb | |
過載:100ppm |
大氣溫度 | 測量方法: NTC |
測量范圍: -50°C ... +80°C | |
分辨率: 0.1°C | |
傳感器精度: ± 0.1°C | |
大氣濕度 | 測量方法: 電容式 |
測量范圍: 0 ... 100% RH | |
分辨率: 0.1% RH | |
精度: 0.8% RH |
2.3數據協議
三、 設備優勢
1) 外觀精美、小巧便攜;
2) 體積小、重量輕、低功耗;
3) 抗電磁**、耐腐蝕;
4) 可選有線、無線通信;
5) 低成本、易廣泛網格化部署;
6) 免維護、易安裝、無移動部件;
7) 可選市電、太陽能、內置電池;
8) 精確的監測數據:可同時監測多種污染氣體;
9) 可實時、連續、長期運行,操作簡單,維護方便,運行成本低。
三、 布點方案
監測站的建設情況,識別出大氣突發環境**重點擴散途徑,統籌園區VOCs自動監測站建設。
監測點位,利用分布式冗余節點判斷算法,去除傳感器冗余節點,從而降低計算復雜度,通信開銷及設備成本。同時能夠準確判斷監測數據的有效性和精確性,能夠繪制該區域不同時段污染物的擴散趨勢,有利于對污染物控制進行科學決策。每個測試點位,都包含甲烷、總烴、非甲烷總烴、苯、**、二**六項指標的實時監測。
監測點的監測設備數據,并根據各監測點的排放情況及其氣象條件,來分析與推測區域內整體的排放情況。實現對VOCs 排放區域整體監控,污染物擴散趨勢推算,排放源解析等功能,同時結合物聯網、智能采集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動態圖表系統等先進技術,整合、共享、開發,建立全面化、精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區域在線監測平臺,實現對控制污染源無組織排放,減少大氣污染等綜合管理,為制定節能減排方案提供可靠的數據信息和科學的輔助管理決策。
四、相關設備選型
要素 | AQM700 | AQM800 | AQM900 | AQM910 | AQM912 | AQM915 | AQM916 | AQM917 | AQM918 | |
CO | ● | ● | ● | ● | ● | ● | ● | ● | ● | |
NO | ● |
| ● | ● | ● | ● | ● | ● | ● | |
NO2 | ● | ● | ● | ● | ● | ● | ● | ● | ● | |
SO2 | ● | ● | ● | ● | ● | ● | ● | ● | ● | |
O3 | ● | ● | ● | ● | ● | ● | ● | ● | ● | |
H2S | ● |
| ● | ● | ● | ● | ● | ● | ● | |
VOC | ● |
| ● | ● | ● | ● | ● | ● | ● | |
PM2.5 |
| ● | ● | ● | ● | ● | ● | ● | ● | |
PM10 |
| ● | ● | ● | ● | ● | ● | ● | ● | |
噪聲 |
|
|
| ● | ● | ● | ● | ● | ● | |
溫度 |
| ● |
|
|
| ● | ● | ● | ● | |
濕度 |
| ● |
|
|
| ● | ● | ● | ● | |
風向 |
|
|
|
| ● | ● | ● | ● | ● | |
風速 |
|
|
|
| ● | ● | ● | ● | ● | |
氣壓 |
|
|
|
|
| ● | ● | ● | ● | |
雨量 |
|
|
|
|
|
| ● | ● | ● | |
輻射 |
|
|
|
|
|
|
| ● | ● | |
紫外 |
|
|
|
|
|
|
|
| ● | |
可選配功能(內置于傳感器):GPRS-a01,WiFi-a02,Ethernet(以太網)-a03,電子羅盤-b01, GPS-b02,電池-d01. |
五、 VOC網格化監測意義
監測,水質監測,污染源監測為主體的國家環境監測網絡,形成了我國環境監測的基本框架。“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已經明確“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從目前環保部力推的“氣,水,土三大戰役”的初步效果來看,下一步對于環境質量的改善則是對于現有治理設施和治理手段的檢驗。而對于三個領域治理效果的檢驗,依賴于全面有效的環境監測網絡。
監測網絡建設方案的通知》提出建設主要目標:到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各級各類監測數據系統互聯共享,監測預報預**、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顯提升,監測與監管協同聯動,初步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監測數據、動態監管數據、**法規數據等業務數據進行無縫銜接。為管理者提供直觀、高效、便捷的管理手段,提高環保業務管理能力,綜合管理與分析的決策能力。同時根據業務應用的不同,對數據進行橫向的層次劃分,通過應用人員層次的不同,對數據進行縱向的層次劃分,明晰信息的脈絡,方便數據的管理。
監測點項目的建設,將極大地提高化工園區的風險監控、快速預**和應急響應能力,有效保障區域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園區實現安全、穩定、集約、高效的發展目標,同時,也將產生良好的應用示范作用,為我國其它化工園區的大氣污染綜合管理網格化監測預**體系建設提供經驗。因此,項目的建設實施將產生巨大的**效益。